化学实验注意事项

电学实验性特别注意法定程序2021-06-01T14:34:39+08:00
这篇文章提供了某些电化学科学工作时的注重情况说明  ,高中必一BSports某种要准守标准规范  ,稳定、顺利图片的达到科学工作工作任务 。

化学实验操作应遵循的七个原则:

  1. 从下往上
  2. 从左到右: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 。
  3. 先“塞”后“定”
  4. 固体先放
  5. 液体后加
  6. 先验气密性:装入药口前进行 。
  7. 后点酒精灯: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 。

化学实验中的七个关系

  1. 先后关系
    向试管中装人固体粉末时  ,先将试管倾斜  ,把盛药品的药匙送至试管底部  ,然后让试管直立  ,使药品全部落到试管底;向试管中放入块状固体时  ,先把试管横放  ,用镊子把药品放在试管口  ,然后将试管慢慢竖立起来使固体缓慢落到试管底 。
   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量液体时  ,先在滴瓶外面挤压胶头排出滴管内的空气  ,然后再伸入滴瓶内松手吸取液体 。
   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  ,先游码归零  ,再调节平衡  ,然后称量 。
    给玻璃仪器加热时  ,先把仪器外壁擦干  ,然后再加热 。
    给试管中的药品加热时  ,先使试管均匀受热  ,然后对盛放药品的部位固定加热 。
  2. 左右关系
   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  ,药品放在左盘  ,砝码放在右盘 。
    连接实验装置时  ,应按从左到右(或自下而上)的顺序进行  ,拆除时顺序相反 。
    橡胶塞和橡胶管与玻璃管连接时  ,左手拿橡胶塞或橡胶管  ,右手拿玻璃管(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);给容器塞橡胶塞时  ,左手拿容器  ,右手拿塞子 。
  3. 上下关系
   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  ,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;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  ,试管口应向上倾斜(与桌面大约成45 。角) 。
    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  ,应从试管底部向上套  ,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。
    手拿试剂瓶倾斜液体试剂时  ,应让标签向上对着手心 。
  4. 正倒关系
    取试剂瓶里的药品时  ,拿下瓶塞  ,倒放在桌上 。
    用胶头滴管取完液体时  ,胶头滴管应该正放 (保持胶头向上)  ,而不能倒放或平放 。
  5. 多少关系
    实验时  ,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  ,应取最少量  ,即液体取1~2mL  ,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。
    酒精灯内酒精的量不得超过酒精灯答积明了2/3 。
    加热时  ,试管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1/3  ,蒸发皿内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/3 。
  6. 内外关系
    用洒精灯加热时.应该用外焰加热 。
    使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  ,滴管应悬空在试管口的止上方  ,不能伸入试管内 。
  7. 高低关系
    过滤时  ,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 ,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。

实验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

注意

  1. 使用胶头滴管”四不能”:不能接触容器内壁  ,不能平放和倒拿  ,不能随意放置  ,未清洗的滴管不能吸取别的试剂 。
  2. 酸式滴定管不能装碱性溶液  ,碱性滴定管不能装酸性溶液及氧化性溶液 。
  3. 容量瓶不能长期存放溶液  ,更不能作为反应容器  ,也不能互用 。
  4. 烧瓶、烧杯、锥形瓶不能直接加热 。
  5. 药品不能入口或用手直接接触  ,实验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处(Na、K、白磷等危险品除外)  ,不能随意丢弃  ,要放入指定容器中 。
  6. 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。
  7. 温度计不能代替玻璃棒用于搅拌  ,测液体温度计时不能与容器内壁接触 。
  8. 天平称量药品时  ,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。
  9.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或量取热溶液 。
  10.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时  ,定容摇匀后液体低于刻度线时不能再加蒸馏水 。
  11. 试纸不能直接用手拿  ,要用镊子夹取 。
  12. 用试管加热液体  ,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。
  13. 进行焰色反应选用材料本身不能带有颜色  ,最好选用铂丝或无锈铁丝 。
  14. 浓硫酸与其液体(水、稀硫酸、乙醇、苯等)混合时  ,不能将其他液体倒入浓硫酸  ,应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倒入其它溶液中  ,以免出现液体飞溅等危险 。

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口诀

  • 固粉需匙或纸槽  ,一横二送三直立 。
  • 块固还是镊子好  ,一横二放三慢竖 。
  • 液体应盛细口瓶  ,手贴标签再倾倒 。
  • 量筒读数切面平  ,仰视偏低俯视高 。
  • 滴管滴加捏胶头  ,垂直悬空不沾污 。
  • 不平不倒不乱放  ,用完清洗莫忘记 。
  • 托盘天平须放平  ,游码旋螺针对中 。
  • 左放物来右放码  ,镊子夹大后夹小 。
  • 试纸测液先剪小  ,玻棒蘸液测最好 。
  • 试纸测气先湿润  ,粘在棒上向气靠 。
  • 酒灯加热用外焰  ,三分之二为界限 。
  • 硫酸入水搅不停  ,慢慢注入防沸溅 。
  • 实验先查气密性  ,隔网加热杯和瓶 。
  • 排水集气完毕后  ,先撤导管后移灯 。

化学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:

  • 使用酒精灯时烫伤:
    立即用水冲洗烫伤处  ,再涂上烫伤膏 。
  • 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溶液:
    立即用水冲洗  ,切不可用手揉眼睛  ,洗的时候要眨眼睛  ,必要时请医生治疗 。
  • 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:
    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。
  • 浓硫酸飞溅到皮肤上:
   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%~5%的小苏打溶液 。
  • 误食重金属盐:
    立即喝生牛奶或蛋清 。
  • NaOH 溶液溅到皮肤上:
    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。

化学物质推断

根据颜色

  1. 黑色物质:C、CuO、MnO₂、Fe₃O₄、Fe、CuS
  2. 红色物质:Fe₂O₃(红棕色)、Fe(OH)₃、NO₂、溴蒸汽、Fe(OH)₃胶体、 Cu、Cu₂O
  3. 淡黄色的物质:S、Na₂O₂、AgBr、AgI(黄色)
  4. 绿色物质:FeCl₂  ,FeSO4等含有Fe2+的溶液(浅绿色)Cu₂(OH)₂CO₃(即为碱式碳酸铜) 绿矾FeSO₄·7H₂O
  5. 蓝色物质:Cu(OH)₂、CuSO₄·5H₂O以及含有Cu2+的溶液
  6. 紫黑(暗紫)色物质:I₂、KMnO₄晶体、O₃固体
  7. 溶于水呈碱性的气体  ,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均是指NH₃  ,即氨气
  8. 与可溶性碱(如NaOH、KOH等)能产生氨气的是含有NH₄+的化合物
  9. 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₂气体的是含有CO₃^2-或HCO₃-的化合物
  10. 遇Ag+能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是含有Cl-的物质(能生成AgCl)
  11. 遇Ba2+能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含有SO₄^2-的物质(能生成BaSO₄)
  12. 白色物质:(1)不溶于酸的:AgCl 、BaSO₄、PbSO₄;不溶于水但溶于酸:CaCO ₃BaCO ₃Al(OH) ₃Zn(OH)₂ Mg(OH)₂ (2)常见的离子水合物都是没有颜色的!如:Na+ ,K+等 。

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

  1. 质量增加的
    1、由于吸水而增加的:氢氧化钠固体  ,氯化钙  ,氯化镁  ,浓硫酸
    2、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:氧化钙、氧化钡、氧化钾、氧化钠  ,硫酸铜
    3、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:氢氧化钠  ,氢氧化钾  ,氢氧化钡  ,氢氧化钙
  2. 质量减少的
    1、由于挥发而减少的:浓盐酸  ,浓硝酸  ,酒精  ,汽油  ,浓氨水
    2、由于风化而减少的:碳酸钠晶体

相关链接

化学实验仪器